說起大蠔,一般都會聯想到大蠔河珍貴的淡水魚,其實大蠔灣前端的紅樹林及泥灘,同樣物種豐富。
我們前往大蠔灣進行監察紅樹林及泥灘的工作,主要由白芒步行前往;今天途經白芒村,剛踏上橋頭,迎面便走來三隻村狗,狀甚「饑餓」!
每次到野外考察,不怕天氣炎熱,不怕蚊叮蟲咬,最怕的還是村狗擋路!
正當人狗對峙、狗不相讓、人不敢前行之際,救星來了!是踏着單車的郵差叔叔!在他的單車籃內,除了信件,還有狗餅呢!
三隻村狗原來是按時走出村來,迎接郵差叔叔及他的狗餅!
不知野外考察的經費中,可否增添「狗糧」一項支出呢?
最近緬甸受熱帶風暴「納爾吉斯」吹襲,造成超過2萬人死亡、4萬人失蹤,近300萬人無家可歸,財物、經濟上的損失更是難以估計。伴隨風暴而來的風暴潮,更在伊洛瓦底三角洲捲起3.5米巨浪,沖走低窪地區村落半數房屋,使大量村民溺斃。不少報道將是次風災跟2004年南亞海嘯相提並論,雖然兩次天災成因不同,但同樣翻起巨浪席捲沿海地區。「納爾吉斯」造成嚴重人命傷亡,地理及基建設施落後固然是其中因素,但因人口增長令自然環境遭受破壞卻是致命關鍵。 伊洛瓦底三角洲中心的博加萊鎮是風災重災區。根據林業局的資料,當地紅樹林面積由1924年的14萬公頃驟降至1995年的2.5萬公頃,只剩原來面積的17%。過度砍伐、將紅樹林變為農地及開墾魚塘是導致紅樹林面積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缺少紅樹林這天然屏障作緩衝,風暴潮直接衝擊原為紅樹林的低地村落,造成嚴重傷亡。